文 谢亚军 湖南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蒋萌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会计与金融学院研究生
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上取得了40金、27银、24铜的优异成绩。在半个月的赛事征程中,中国代表团不仅用耀眼的奖牌数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体育实力,更用“道德金牌、风格金牌和干净金牌”向全世界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和民族文化魄力。6686体育登录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整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语言与国家认同关系研究(21A0384)”课题组研究发现,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协同共生、一脉相承,两者彼此交汇、互促共进。
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耦合共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文化图景,深刻揭示了体育精神与民族文化深度交融的内在逻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精神追求的具象体现。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不仅反映了体育活动的内在规律,更承载着民族精神、道德准则及社会价值观念。在中国,体育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耦合共生,孕育了一种独特的中华体育文化,它不仅彰显了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共生理念,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
中华体育精神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当代传承。习指出,“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们在继承发扬中华体育精神的同时也要洞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华体育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的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的载体。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以礼相待”的道德观念,提倡尊重规则、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倡导和平、友谊、团结的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鼓励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我;“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强调团队的力量和协作的重要性。这些精神特质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仁爱、道家自然、法家公正、墨家兼爱等思想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华体育精神的深厚底蕴。
其一,中华体育精神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上。古代的射箭、蹴鞠等体育活动,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身心合一的智慧。“天人合一”在现代体育中体现为运动员追求身心平衡,尊重自然规律,以健康、和谐的方式参与体育活动。
其二,中华体育精神强调“以礼相待”的文化传统。无论是古代的“六艺”之一的射礼,还是现代体育赛事中的公平竞争、尊重对手,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以礼相待”的美德。这种精神鼓励运动员在竞争中展现尊重与友爱,使体育成为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的桥梁。
其三,中华体育精神蕴含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从古代的武艺比拼到现代的奥运赛场,中华儿女始终秉持着“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信念,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奋斗不息、自强不止”的体育精神不仅体现在体育竞技中,更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四,中华体育精神包含了“团结协作”的合作理念。《周易》有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强调人与人合作的重要性;《礼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齐家”之述,更强调团队内部的和谐与协作对“一盘棋”结局的决定性作用。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接力、游泳接力、乒乓球混合赛等诸多体育项目无不表明“团结协作”是决定成败的先决条件。
其五,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耦合共生,不仅体现在体育精神的传承上,还体现在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化发展和创新上。以太极拳为例,它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中国哲学、医学、美学的综合体现。太极拳的“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等理念,不仅与中华体育精神相契合,更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通过体育这一载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增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互动。国际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文化展示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卓越表现,不仅展现了高超的竞技水平,更通过体育这一全球通用的语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开幕式对“四大发明”、丝绸之路、太极拳等文化元素的展示,不仅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体现了体育与文化的深度交融。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体育赛事的文化内涵,加深了全球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还促进了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体现了体育在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理解中的桥梁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体育精神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时代内涵,它不仅体现了追求卓越的体育竞技精神,更融入了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勇于创新等现代价值观。体育精神在体育领域的体现,不仅推动了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还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体育赛事的公平竞争理念,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的传播;团队协作精神的弘扬,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勇于创新的体育精神,激发了社会创新活力,推动了社会进步。中华体育精神的现代重构,不仅体现了体育精神与社会进步的内在联系,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体现了体育精神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融合。习指出“我们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在教育领域,体育与文化的整合不仅关注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着眼于通过体育活动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公平意识和文化自信。学校通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体验、体育文化节等,不仅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还在实践中深化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体育活动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体育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体育技能,更在体育竞技中体验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个人素质,体现了体育在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中华体育精神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道家的“柔弱胜刚强”思想,鼓励运动员在竞技中寻找平衡,用智慧而非蛮力取胜;儒家的“中庸之道”,倡导在体育活动中保持适度,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伤害;佛家的“禅定”理念,帮助运动员在紧张的比赛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渗透到中华体育精神的时代滋养上,更利于中华体育精神的本土“因地”转化与“制宜”吸收。体育教育不仅能教授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体育赛事不仅是力量与技巧的较量,更是文化与精神的交流;体育文化传承,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演绎,让古老智慧焕发新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中华体育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耦合共生,不仅丰富了中国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与认知度,更展现了中国作为体育强国与文化大国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这种耦合共生不仅促进了体育与文化领域的深度交融,还为推动全球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面向未来,体育与文化的耦合共生将继续深化,为促进全球体育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华体育精神与文化的融合,不仅是体育文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体育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体育与文化在促进人类社会全面进步中的深远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