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拥抱新能源 释放新动能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4-07-29
 车辆来来往往,工作人员各尽其职。近日,走进位于老城区的城投动力琴书路站综合加能站,数十个充电桩依次排开,充电车位顶棚上光伏电板鳞次栉比,由此产出的“绿电”为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注入新动能。  “看,我们的独特之处在于这573块光伏电板。”该加能站负责人指着棚顶的光伏电板介绍,按照洛阳地区日平均日照时长4小时计算,日均发电量可达1028度,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36吨。58个充电桩加4台加油机,以及行

  车辆来来往往,工作人员各尽其职。近日,走进位于老城区的城投动力琴书路站综合加能站,数十个充电桩依次排开,充电车位顶棚上光伏电板鳞次栉比,由此产出的“绿电”为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注入新动能。

  “看,我们的独特之处在于这573块光伏电板。”该加能站负责人指着棚顶的光伏电板介绍,按照洛阳地区日平均日照时长4小时计算,日均发电量可达1028度,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36吨。58个充电桩加4台加油机,以及行业领先的新型智慧管控平台,让琴书路站综合加能站变得高效、智慧。

  作为洛阳市首座集充电、加油、光伏、储能、零售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加能站,琴书路站综合加能站只是洛阳高质高效推进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的“冰山一角”。

  走进位于宜阳县的体育产业“国家队”成员——洛阳富隆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这家深耕游泳类和潜水类体育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绿色发展上同样引领潮流。“我们自建的2兆瓦光伏电站,年发电量216万度,在实现企业用电自给自足的前提下,剩余电量上网交易赚取第二份收益。”企业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我市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坚持节能降碳、外引内调、安全高效、创新融合,持续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供应格局,奋力打造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1640.46万千瓦,清洁能源(风、光、水、天然气、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767.6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46.8%,标志着洛阳基本实现能源供应绿色低碳。

  围绕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系列部署,强调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等。《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平原风电、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主要发展模式,规划实施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打造沿黄绿色能源廊道。

  绿色低碳,“风光”无限。今年4月,河南省首个单台容量最大混塔丘陵风电场——华电宜阳五期100兆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发电。“年可发出绿电2.2亿度,节约标煤近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万吨。”项目负责人宋光辉介绍,项目在激活资源产业“双引擎”的同时,打造出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还探索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绿色发展“样板经验”。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按照全省打造黄河两岸浅山丘陵区百万千瓦级高质量风电基地部署,我市积极谋划建设新能源风电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建设宜阳上观、泰胜风能嵩县、华电宜阳等20余个风电项目,累计并网风电装机122.9万千瓦,相比“十三五”末增长55.9%。

  拥抱绿色低碳,带来的不只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焕新,更是一座城市发展路径与动力的革新。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高位谋划、统筹推进”原则,通过降低能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加快外引清洁能源等方式,持续提高供需协同水平,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夯实现代化洛阳建设的能源支撑。(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学锋 通讯员 郜金浩 实习生 马毅龙 文/图)6686体育APP